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262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262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此,沈瑄以前军副将暂代总兵官之职,征讨安南的大军继续前行,于八月下旬抵达了广西同安南的交界处,凭祥。

第一百七十二章 孟伯爷的主意

朝廷大军抵达凭祥之后,染病的将官士卒陆续好转。

因兴宁伯一力倡导的“病号饭”,在火头军的辛勤努力之下,身体底子好的边军,病愈后竟壮实了许多。

朱能的病况也开始减轻,人虽瘦得脱了形,精神却大有好转,不再每日昏沉不能理事,奉命照顾他的三名良医,诊脉之后,均松了一口气。

同月辛巳,远征安南的大军进入广西境内。

如历史上一般,到广西之后,因雨水不停,水土不适,边军陆续病倒,总兵官朱能也未能幸免。

随军的医官试过多种草药,状况略有缓解,仍无法根治、孟清和不是医生,却知道救人如救火,同沈瑄商量,给病倒的军卒试用新药。

“长此下去不是办法,总要试试看。”

沈瑄请来张辅等将领商议,最终决定,试用新药。

“新药果有大用。”

曾对沈瑄的决定抱怀疑态度的良医不免汗颜。亏他自认家学渊源,又得赵院判赏识,以为此行定会立下大功,或可升调入京,荣耀一门。过分骄傲,竟致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固执己见,险些贻误治病良机。

若无兴宁伯主张,定国公排除异议,患病的大部分官军,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酿成如此大祸,还想荣耀满门?免死充军都是侥幸。

有随军良医反对,“番邦之物,未经验证,焉知无害!当以汤药调理为主,徐徐图之,方为完全之策。”

良医的话不无道理,但军情紧急,若是一个两个还好,大军病倒上千人,岂容慢慢调理,徐徐图之?

病中的成国公也同意试用新药。

“我已病重,无力带兵,帅印交由定国公,三军听其号令,不得有误!”

朱能于军中下令,并由参军李俊代笔奏疏,递送南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