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强投机者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在囧途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在囧途(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英国各所大学的平均淘汰率也达到了8%-12%,而美国常青藤盟校等名校淘汰率平均都超过了20%,最高学府哈佛大学的淘汰率曾一度达到48%,也就是说,入学的学生会有一半因为学业成绩不合格而毕不了业。

正是因为学校控制着毕业证的颁发,时刻检验着学生的质量,让到学生自发地学习,以达到学校的要求而顺利毕业。同样地,经过这样机率教育出来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有一些企业,更是跟一些名校进行长期合作,让学生能轻易地找到工作。

南岭学院,毕业季的最后一场招聘会:电商招聘会!

这个招聘会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虽然打着“电商”的名头,但是基本上没什么几间真正搞电子商务企业的,反而保险公司、外贸公司随处可见。

“呆子,要不要到我们公司,这里招仓管很适合你,我帮你介绍一下?”学生会原副主席吴山河得意洋洋地走过来,打扮得人模狗样,西服笔直,头上的发蜡估计估计苍蝇地爬不住,个子不高,女生眼中的三等残废。

美好的总属于过去,1977年恢复高考,27万人上大学,如今却700万人。这明显早已经是供大于求,理因走一条精品路线。可惜,现在的大学都只看招进来的数量,而不看送出去的质量。

正是因为如此,大家都期望能让大学文凭增值,而不是成了烂大街的东西。华夏的教育早已经被人诟病已久,但却迟迟不进行改革,的确让人唏嘘。

其实造成这一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部。

教育部完全控制着大学,大学的校长也是由教育部官员来担当,学生的毕业证也来自于教育部。而教育部采用着“严进宽出”的政策,控量不控质。

这种现象跟华夏的股市很相似,股票上市之后,基本上就没有退市的可能,就算是在垃圾,也能值几个亿。而华夏的大学生,只要进到校门口,哪怕天天玩游戏你都可以拿到毕业证。

当初招聘方一看他是副会长,二话不说,就决定聘用了他。学生会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招聘方看来,能在那里混得好的,想必这能力不俗,起码比这整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要好。

今天他们公司又来招聘,而他作为协助人员很是活跃与得意,有种衣锦还乡的味道。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教育部掌握下的高校,没有道理实行这一套机制。他敢说有一半人不能拿到毕业证,那明年的高考人数保持从912万减少到500万。若发生这种现象,对普通高校是一场灾难,对他们也是一种灾难。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一下国外的方式。

反观国外的情况!

在外国,发毕业证的权力都是学校,教育部无权干涉。各个大学是独立运营的个体,实行自主招生,对于在学校不学习的学生坚决淘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