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吃相 > 第1526章 穷不过三代

第1526章 穷不过三代(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大秦立法不允许有手脚健全的乞讨者也是对的。

这种人的出现,是对于勤劳善良者最大的不尊重。

制糖厂的空气中漂浮着一股沁人心田的甜蜜味道,始皇帝带着一群人在制糖厂津津有味的巡视,而陈旭却心不在焉的舔着一根棒棒糖,思考未来大秦的法令,准备对那些又懒又穷的人下手。

制糖厂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却是一个未来可以和盐粮布匹等等同媲美的朝阳产业,因此不光始皇帝感兴趣,随行的公子和王侯公卿都感兴趣。

每天有糖吃,这是幸福生活的最好写照。

这便是眼红者最大的共同点,他们从来只关注自己的穷,而从不会去想别人为什么会富。

何况均贫富本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就像勤劳者和懒惰者永远都存在一样。

而所谓的公平,其实不是均贫富,而是让勤劳者致富,让懒惰者贫穷,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国家的作用,就是保证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对平等的成长环境,最简单的比如军功授爵,每个人都可以参军,每个人都可以杀敌,无论身份地位,立功就有奖励,上到皇族下到奴隶一视同仁。

而如今在咸阳,家里有几罐红糖,必定是有身份和脸面的标志。

来客请喝茶是一种高雅的表现,而来客了请喝糖水,绝对是热情到家,不是至亲好友,一般不会把糖拿出来。

但蔗糖去年才开始出现,而且产量很低,吴中的制糖厂整个冬天也不过制作出来上万斤的红糖,基本上都送去了咸阳,但这点儿糖对于上百万人口的京师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何况其中大半都被少府征收,剩下的也大多都被王侯公卿和有关系的富豪商贾瓜分,其余能够流落到民间的总共只有千余斤。

作为法家门徒的商鞅,早就看穿了人类的劣根性。

虽然陈旭不认同残酷而严苛的法令,但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敬佩商鞅的眼光和胆识。

数遍人类发展史,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样的法令,虽然并不一定正义,但绝对的公平。

所以,陈旭未来的改革,会更多侧重于对于基础保障的建设,对贫穷者减税,对赤贫者予以扶持,对于鳏寡孤独者予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尽量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至于手脚健全智力正常者,吃不饱穿不暖就只能去他妈的。

穷不过三代是有原因的,因为穷的太久了就娶不到婆娘,自然也就绝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