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股民的炒股日记 > 第57章 量化交易

第57章 量化交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量化公司,或者这样说,凡是使用量化者,无论是大户还是基金公司,无非是团队化运作。

人家是一群人,还辅助软件,算法,和机器。即使不是量化,不是软件,不是机器人,就一堆比你聪明又比你人多的人一起复盘研究、一起商讨策略、一起盯盘、一起互相提醒,更甚至一起用资金来拉升某个股票或者某个板块,都具有个人无与伦比的的优势。

团队和组织形式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无论如何,你喜欢也好,反对也罢,我们已经进入与量化共舞的年代。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在这里研究量化,剖析量化,不是妖魔化,不是反对,也不是盲目恐惧,而是知己知彼。研究它的优点,学习它。发现它的习性,回避它的攻击。然后学会在机器人年代,做好投资程序化交易,为什么相对于主观而言容易成功?

在这个市场交易本来就难,应该是所有股民的共识,首先要明白这一点。无论是主观还是程序化都是一样,都是在市场上厮杀的!所以别以为程序化交易就简单了,量化程序交易对股市的影响非常大。

很多人只看到量化本身可怕,而没有看到量化背后的东西才更可怕。

1、规模。量化规模巨大,且统计容易遗漏。财联社对上海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进有个采访,据后者称:在三年前的2020年,全市场成交量220万亿左右,由程序化工具、算法工具完成的交易量约在10%-20%。

2020年前8个月,平均每个月的成交量在20万亿,全年预计达到或超过240万亿,乐观估计占比应在20%-30%之间。也就是说,约三分之一是量化交易。 事实上,这个统计可能有很大的遗漏。

因为能够统计的,只有机构,及以基金形式存在的量化。还有很多以个人、大户等非基金形式存在的量化,给遗漏了。我们说量化分为全量化和半量化,前者几乎绝对用软件和机器来做,后者加入很大主观因素,机器软件只是来执行。

事实上,量化还可以分为基金式量化和非基金式量化。前者就是备案的,可以统计的,以基金形式运行的量化,后者是一些大户、个人以及某些非基金的公司所使用的。

2、团队。

无论是基金形式,还是个人形式,凡是采用量化的,其背后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而是团队。个人炒股,无论再天才,都有精力瓶颈。

我们看到很多大佬规模大了之后,都组建团队,或者来复盘,或者盘中提醒,或者基本面挖掘,或者做其他研究。

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和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个人再聪明才智,总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团队的作用就变得不可替代。一些游资朋友建立核心小群、语音群,其作用就在这里,其意义就是虚拟团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