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佳金与美佳 > 第10章 黄美佳的回忆

第10章 黄美佳的回忆(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公园在她上初中那年改建成了休闲广场,记忆变得更加模模糊糊

心理学研究表明,久远的记忆会失真,会变形,大脑会进行加工改造,黄美佳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记忆是这样的——

妈妈穿着一件花格子衬衫,肩上扛着硕大的编织袋站在车站门口,笑着摸着5岁的黄美那剪成小男头的脑袋,奶奶站在她的身后。妈妈还说了什么,奶奶又讲了什么她全然不记得,只是好像妈妈模模糊糊对她说了“好好学习”这个词,她唯一能记住的就是这四个字。

打那以后,她就开始了跟着外婆的生活。父亲黄树林那时候还沉溺于麻将桌,渐渐能看到他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再后来就听外婆对她说:“你爸结婚了,和你不是一家人。”她才知道,她只有外婆了。

最开始,黄美佳住在舅舅家,舅舅听说黄美佳的父亲黄树林找了个有背景的二婚“新婆娘?(四川方言:老婆)”,那“新婆娘”的老汉?(四川方言:老爸)是搞工程的,幺爸?(四川方言:爸爸最小的弟弟)是平安市洪城县建委的,二爸当地运管处当官。舅舅以为能从黄树林那里拿到一大笔可观的抚养费,对于靠骑踩三轮车为生的他来说,收养黄美佳无疑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很快他发现失算了,他说黄树林是个六亲不认的“老几”?(四川方言:家伙),每个月只给十块钱生活费,还经常赖账。

黄美佳出生在一个不普通的家庭,说“不普通”是因为离“普通”还差着一点距离。她的父亲黄树林1966出生于农村,得益于1978年改革开放,小学文化黄树林家庭贫困在15岁那年辍学,先是跟平安市洪城镇瞿河镇上一户姓张的手艺人学起了木匠,后来又去了贵州做汽车配件生意。

七八年的风里来雨里去让磨练了他的胆识,增长社会阅历,加上一点运气,顺着时代的风赚到了点小钱。1990年认识了同乡姑娘杨梅并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黄美佳。

但是好景不长,黄树林平时爱打牌,手里又有了点小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发展为数额巨大的赌博,输钱后便对妻子杨梅拳打脚踢,不仅输掉了贵州赤水的店铺和为数不多的存款,还倒欠别人不少。

在那个家暴还没被舆论关注、妇女儿童立法保护还亟待完善的90年代初,家庭暴力在当地人的认知中还属于“家务事”,杨梅受不了丈夫的欺辱,毅然决定离婚,带着只有4岁的黄美佳回到了娘家。一年后,杨梅外出浙江打工。

第二年,杨梅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不到半年时间,黄美佳重新回到了外婆身边,黄美佳长大的地方在街市花园的一幢的七层居民房的顶楼,建筑面积只有67个平方,那也是黄树林和杨梅的婚房,无论离婚后的黄树林怎样不配为人父,幸亏房子没有输掉,留给了前妻和女儿。

随着黄美佳长大,她察觉到母亲的痕迹正从家里一点点地消失,除了屈指可数的翻得皱巴巴的十来张照片,父母结婚时候所铺的一床鸳鸯戏水床单,洋瓷洗脸盆和一个热水瓶外,再也感受不到母亲的存在。

第三年当地派出所将杨梅登记为失踪人口。

1996年,离婚后的黄树林却开始走运,先是遇到了经营茶楼兼麻将馆的老板柯德平,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还清赌债。然后又认识了柯德平的妹妹柯红,柯红当时正值离异,有一个6岁的女儿。

一年后黄树林和柯红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还生下一个男孩。

黄美佳是跟着外婆长大,她记忆的起源停留在母亲临别前那几个月。平安市的人民公园里,母亲带着她划船。

船是白天鹅的造型,船舱里面涂成了蓝色,被踩得泥瓦瓦?(方言:泥泞的样子)、脏兮兮,记忆朦朦胧胧泛着白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