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帝归来之都市修仙 > 第三十三章 南越武帝

第三十三章 南越武帝(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是,把汉白玉当地板做墙壁的陵墓,尤其还是铺设这么大面积的,这是第一次看到。

这里真的会是赵佗的陵墓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为主将和赵佗率领大军平定岭南。

秦始皇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并分批从中原迁居五十万居民至岭南。

主将任嚣出任南海郡尉,赵佗当上了龙川县令。

“这个是玉圭”

许若零解释道,玉圭是古代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于朝觐礼见,也是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盟誓的祭器。

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现在出土的玉圭基本上都属于商周至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天子在分封诸侯时,常常赐以玉圭,作为统治地方的凭证。获得玉圭的诸侯在封地内掌握有生杀大权。。

《周礼》记载,圭有多种形制、多种用途。通过不同尺寸的圭,显示了上至天子、下到各级爵位的不同等级。同时不同尺寸的圭也有不同的名称。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去世之前,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立即起兵,封锁了当地通往中原的道路。

不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赵佗不仅不去平叛,反倒发兵武力攻取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许若零后退了两步,叉着腰,扫视了平台一圈,长叹道:“大发现啊没想到被我给找到了。”

玉圭上有四个小篆,“南越武帝”

不过许若零还是不太确定。

所有看到的石材是汉白玉无疑

但是,目前发掘的古墓中,有东汉时候的浅浮雕汉白玉墓门,也有隋朝时期鱼国人两米长的巨大汉白玉石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