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四十三章 反了,都反了

第四十三章 反了,都反了(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种红薯,意味着只有红薯,士兵就只能拿红薯做军粮。真要长期吃红薯,士兵战斗力必定会出现大幅下降,于国无益。

而且,梁文煊也想借这个机会,来好好清查一下下面的田亩,看看到底账册上的山地劣田有多少为真。

两位文官大佬奏完,朱夔这个县令也跟着上奏了目前诸罗县初期的粮食缺口。

吴观域和王远两人倒无甚紧要之事,只是单纯过来恭贺。武将那边亦是如此。

赖池张岳本来三天前就要回去的,但考虑到监国大婚,就多留了几天。

毕竟把人嫡子拖下水便罢了,人又不止这一个儿子,大不了将来事发了,就当没这个儿子,再散尽家财,实在不行就举家逃亡。

你若再把人女儿拐走,还要跟朱大王联姻,那就是真的往死路上逼了。

至于吴阿兰,而今的王后。在王礼看来,这既朱怡炅身边之人,又关系不清不楚,所幸顺水推舟,生米煮成熟饭。

这恭贺完毕,便是各自上奏。

王礼上奏的,是之前朝议上对移民设县,还有开垦新田二事的具体流程。包括初步计划迁移多少户百姓,从哪里迁,预计损耗多少石粮秣,花费多少银两时间还有军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朝议却是又加了一人。

康子斐康掌柜,带着樟脑(库存)货物出门航海快一个月,总算是回来了。

这些都被王礼写成了奏报,能在短短三天就搞定这么多细节,可见这事他确实是深思熟虑,早有预案了。

而同知梁文煊则是对之前朱怡炅所言,要于山地推广红薯种植的意思,进行了完善补充,采取因地制宜的法子。

并非是所有山地都适合种植红薯,有些山地地势平缓,位于山脚,土壤较肥,实际上不能算做山地。

若拿来种红薯,虽然也能取得极高产量,但可能会让部分百姓看到机会。然后故意谎报,把整個台弯所有稻田麦田都变为红薯地。

红薯终究只是解决饥荒和粮食缺口的备用粮,对而今正在反清大业,未来还有无数大战要打的大明而言,并非什么好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