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洲日不落 > 第392章 奥斯曼和俄国

第392章 奥斯曼和俄国(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英国人给奥斯曼人的贷款中,就将全部购买英国军火和商品,且价格基本比战前贵了至少一倍。

毕竟那位罗素首相已经明确说:

“什么时候奥斯曼人完全暴露了,大英帝国才会考虑参战,如果不是,还是留下点兵力震慑法国佬吧!!”

整个汉国,支出排在军费和体系支出的就是教育。

虽然俄军的进步很大,但他们也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糟糕的经济。

这就是一个百年“搅屎帝国”的定力,哪怕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沉住气。

众所周知,俄国的经济一直是整个欧洲的笑话,虽然尼古拉在战后,疯狂的搞所谓的引进计划,甚至不惜出卖一部分核心的利益,但是俄国的地理终究是这一切的枷锁。

可以这么说,英国人是完全把奥斯曼人当“年猪”宰,所谓的盟友,那就是一个笑话,估计在大英帝国心里,只要奥斯曼人还能继续打下去,那么所谓的援助,就不会真正的到来。

这个数字,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工业规模最大的英国都没有办法相比,至于其他国家,估计也只有同为美洲国家的美国可以相提并论了。

如果说奥斯曼是一支用封建武装起来的工业军队,那么目前的俄军就是一支半封建工业的存在。

而在整个黑海战场上,早已杀的是血流成河,昏天黑地。

学习的重要性有多大,其实看看在黑海战争中占尽上风的俄军就可以看出。

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奥斯曼人的身后就是小亚细亚,就像奥斯曼苏丹所说的一样:

看起来很不错,但不要忘了,英国人自始至终只愿意出钱,而不是奥斯曼人一直期盼的出兵,这对于一直对于英国人抱有期望的奥斯曼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俄国偏远,且没有合格出海口,甚至唯一出海口还被奥斯曼堵死的情况,使得在俄国生产的商品,只能卖到俄国市场,而不能在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流通。

而整个汉国中,拥有小学学历,基本是一个常态,目前汉国正在大规模普及中学教育,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二十三年的“冲刷”,目前汉国所拥有的中学生基本已经超过了百万。

北美“双子星”,可谓名不虚传。

之所以是百万人混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都已经打急眼了,传统的排兵布阵在这片战场,已经完全失去了效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