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掘金帝国 > 第268章:舍利子

第268章:舍利子(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出土后的舍利,随后在泰国、香港、日本等地巡回供奉期间,每到一处,万人空巷,信徒沿路自发虔诚恭迎,瞻礼跪拜,场面庄严肃穆,更引起了世界上震动。

最新全本:、、、、、、、、、、

佛指真身灵骨,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上面放着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还有二枚雕花白玉指环,二枚雕花金戒指,一串宝珠,数条绣花绸绢,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

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放置银包角檀香木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檀香木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枚,体积硕大,眩耀夺目。

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水晶椁子内是壸门座玉棺,这里面又是一枚佛指舍利,根据出土的先后顺序,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特级三号”,经鉴定系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第四枚佛指舍利很快在阿育王塔中发现了,阿育王塔,全称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由塔刹、塔盖、塔身、塔座四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第四枚佛祖舍利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

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塔内放着一座宝刹单檐铜塔,铜塔为模铸成型,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

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为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垅,角垅起翘。

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银棺一枚,棺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壸门……

当这口银棺的棺盖被启开后,又一枚佛指舍利出现了,于是被命名为“特级四号”,以上四枚舍利的外观都符合《志文碑》和其他一些典籍的记载,但不同的是,第三枚(即置于地宫后室秘龛中的一枚)颜色略黄,表面有一些粒状的骨质分泌物,而其他三枚则很像白玉。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骨真身,是世界上现存惟一的佛教圣物,法门寺因此成为世界佛教朝拜的圣地。

随后专家根据盛置第三枚舍利的铁函内一重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上的錾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确定这一枚是真身灵骨,而另外三枚则属于影骨,“影骨”之称,是佛家为了保护真身和供人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