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雕光 > 雕光 第23节

雕光 第23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今天是个晴天,祝夏和傅泽明一人拿一个小竹箩爬上房顶晒山茱萸和山楂,元元在房下的天井里陪这家的奶奶聊天。阳光实在太舒服,祝夏被晒得犯懒,放完竹萝不想下去,干脆在屋顶上坐下,傅泽明也坐着一起晒太阳。

屋顶上视野极佳,因为地势平坦,一眼望过去,远处的山峦田地河流,近处的马头墙院落天井都尽收眼底。

两人在房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祝夏现在没戴隔音耳机,文嘉仪前两天打电话来,让他减少每天戴耳机的时间,训练自己听到也像听不到。傅泽明就仍用对待和听力障碍者的方式跟祝夏交流,每句话都说得很慢,也配合打了手语。

“我现在又有点拿不准,‘周雪生’是不是喜欢‘吴小曦’。”祝夏说。

傅泽明问:“为什么?”

船靠上青条石砌成的小码头,大家跟着昨天来接机的工作人员从石梯进镇。群罗镇是古徽州的水陆码头,曾经也是沟通南北、贩货东西的要地,规模当然不会小,只是镇子里现在只剩十几户人家,大多数屋宅店铺都破败荒废。

《吹玻璃》三分之二的剧情都要在镇子里拍摄,要用到不少场景,剧组租镇子其实花费不高,大头开销是修补那些店铺老宅。文嘉仪现在还在北京,在群罗镇主持事务的是副导演,他一年前就带人过来做修复和置景工作,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反正电影里沈家的铺子和住房还有吴家的宅子都是拍摄没问题,住人也没问题,只是空调没有暖气也没有。

进镇子之后,副导演亲自来领路送他们去住所,是剧本里“吴小曦”家祖宅,镇子里最好的房子,剧组里现在一大半工作人员都住在那里。

第十三章

“吴小曦”家是座三进大宅,占地一千八百多平米,住全剧组的工作人员也不成问题。但徽州很潮,古建筑的天井又都修得很大,阳光难以照进房间,所以无论哪间房,都会有一股散不去的木头发霉的味道,位置不好的房间就更潮,宅子能住人的卧室要减去三成。

祝夏减重期间严格控制饮食,现在开机在即,文嘉仪对他的饮食稍稍放松,允许他吃点小零食。他还没吃过生山楂,最近难免犯馋,回答之前没忍住拿了竹萝里一个山楂吃,立刻被酸地流出英雄泪,表情扭曲,半天说不出话。

傅泽明真是服了他,翻翻自己衣服兜,翻出一个大枣递给祝夏。这个枣是他们帮另一家挂玉米,那家七岁的小孙女拿给傅泽明的,小孩儿总是很喜欢他。

祝夏吃完枣子缓过劲,他本来还想拿个山茱萸吃,现在不敢手贱了,老老实实把话题续下去:“这个地方发生个芝麻大点的事儿人人都知道,我之前想‘周雪生’会喜欢‘吴小曦’,是因为‘吴小曦’最有耐心和他说话,读唇语也许是经常跟‘吴小曦’对话学会的,那他们起码应该能常呆在一起。”

傅泽明知道他什么意思了。这几天他们干活时会和老人闲聊,发现他们大多是一个姓,不是一个姓的也沾亲带故,说起别人家的事情熟的跟自己家的一样。徽州旧式民居是家家相连户户可通的样式,谁家有风吹草动,第二天全镇皆知。

傅泽明想了想,说:“‘吴小曦’和‘周雪生’常见的会面,是她来沈家找‘沈真’或‘沈越’,但这样就不会把太多注意力给‘周雪生’。”

剧组对演员还是很照顾,把几间好屋子留给演员住,祝夏和傅泽明被分到了二进后厅楼上的西厢和东厢,推门往对面一瞧就是对方的窗户。

昨天到今天一直在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祝夏也累,入夜就上床睡觉。

演员们到群罗的第二天,副导演安排了一个工作人员做导游,带几个演员熟悉镇子和周边,第三天就随演员们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

祝夏跟傅泽明去看了两天剧组修祠堂,又去紫阳山上的书院走了一圈,在十七孔桥上遇到过王莱和林韵,又回镇子里到处逛。这里风景虽然好,但太偏了没有游客来,仅剩的十几户居民都是故土难离的老年人。元元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从箱子里翻出相机跟着老板和祝夏到处走,边逛边拍照。

十一月是秋收季,镇里的老人们开始打柿子、晒辣椒、挂玉米棒子,祝夏和傅泽明闲着没事做,就去帮忙干农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