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608章 写诗,你不行;打仗,朕不行

第608章 写诗,你不行;打仗,朕不行(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司马懿捋须而吟,说道:“如之前所言,寿春岌岌可危。霍峻纠合水贼十余万,携大胜之势,封锁水路要道,决肥水以灌城。寿春内外水泄不通,除非兴十万之众而救,否则寿春多半将被霍峻所破。”

“以懿之见,陛下不如将淮北百姓尽数北迁,空留城郭与霍峻。而后霍峻欲北伐中原,当被人力匮乏所困。夏时,贼乘舟北进;冬时,我军率兵南征,两军当可周旋中原。”

别看曹丕留满宠、曹洪在淮北,似乎有救援寿春的打算。但自他归京之后,因苦于兵马不足,无法抽兵南下。除了在洛阳空喊口号外,曹丕也没太多的办法。

如此形势之下,在曹魏得知霍峻用肥水以灌寿春后,不少人已对能否解寿春之围抱有绝望之念。而寿春一旦被霍峻攻破,河南将直面南汉兵马。

针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形势,司马懿必须为大魏思考,如何才能在缺少天然壁垒的河南建立起与南汉拉锯作战的空间。

司马懿也不卖关子,说道:“陛下,容臣如实而言,当务之急,宜当内合人心,外巩边疆重镇。”

说着,司马懿为曹丕一一拆解,说道:“人心者,同利相死,同性相成。陛下如能抚得人心稳固,才有望从士民中获取人力、物力。如士民皆顺陛下,大军方有军心、士气。否则一切之事,将虚无缥缈。”

“边境重镇者,南御寿春,西固关中,东守彭城。今寿春被肥水所淹,形势岌岌可危,且当下之形势,欲救却无舟兵。陛下不如早思逐鹿中原之事,以免寿春被破,淮北诸郡县,尽被水贼所取。”

曹丕愁眉苦脸,心情甚是不佳,说道:“仲达所言,朕多有思虑。但如何整顿,却令朕苦恼。”

司马懿捋着髯须,说道:“内合人心,陛下此前虽已减免阵亡将士家眷赋税,但却无法令众人为陛下奔赴效力。今以臣之见,陛下不如出库中钱粮,以及令宗亲捐钱,准河南诸郡,自行招兵,而后大封以官爵。”

在司马懿眼中,既然河南缺乏天然对峙的壁垒,不如人为制造军事缓冲区。即将淮北百姓尽数往更北的地方迁徙,留出上百里,甚至两三百里的无人区。

一旦淮北出现无人区,那么霍峻之后率兵北伐,将会因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难以持续在河南作战。毕竟光凭淮北河流运输供给,怕不是五万人出征,十五万人运粮。

且因淮北河流之局限,仅能在夏季雨水大涨之时用兵,每逢冬季水势消退撤军。

加上无人区因素影响,注定了南汉无法在中原保留大规模军队,而曹魏能凭河北或黄河沿线的城郭出兵南征,收复之前被南汉所占据的城郭。两军将会常年在中原拉扯,而非被南汉一鼓作气冲至黄河。

历史上,南北对峙之所以长期在河南拉扯,有时非南朝无进取之心,亦非将帅无能,而是因河南在征战中打成无人区。南朝欲向中原投送兵力、物资,常常是有心而无余力。

“豪强、士族闻之,为求官爵,当争先而从戎。其兵虽说不精,却足以壮士气。且陛下招河朔之士南下之余,兼出钱粮交好胡骑,胡骑、河朔诸卒,可为爪牙之用。”

今曹魏经江淮大败,国中已无多少机动兵力。故而在司马懿看来,不如放弃士家制,学东汉末期,采用联合豪强的做法,迅速凑出一支可用之兵。

至于是否会给大魏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司马懿也考虑不了多少,只能说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让诸郡自募兵马?”

闻言,曹丕多有犹豫,说道:“此之大事,容朕三思再定。今不知仲达所言,外巩边疆之事,朕当如何为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