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494章 革新选官

第494章 革新选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历史上南北朝中,南朝之所以要设立大量的侨郡,不是南朝闲得蛋疼。而是南朝为了维护北方流亡士族的权利,必须设侨郡安置。

如魏晋时期推行的中正制,中原士族门楣大部分比南方士族高。南方士族可以通过地方州郡出仕,那么没有家乡的中原士族则无法出仕。

故而从东晋开始,为了保障中原士族出仕,在地方上设立大量侨郡,进而是侨州。

今南汉如果想推行九品中正制,那必然是要大动干戈,且会严重损伤吴、楚士人的利益。王粲虽是中原高族,但他作为刘备的秘书长,王粲必须提醒刘备别瞎搞。

法正捋须而笑,说道:“陛下,曹氏所制九品制,将人才分九品,人得其用,门楣高者或可举上品,实与中汉孝廉之制多无差别。其间若有可取之处,唯据人才品级而委官职,以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

刘备捧着茶盏,感叹说道:“朕壮时与其相知,昔董卓乱政,诸侯联盟讨董。群雄怯弱无能,唯曹操将寡兵击之,纵虽败于汴水,险些丧命,可谓忠厚汉室。惜时局骤变,忠奸易改!”

曹操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昔除奸治吏,忠奉汉室。最终因时局大变,走上了称王开国之路。

感怀些许,刘备收敛心情,问道:“孝直,曹丕继位可有举措?”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曹丕继位,除提拔封赏外,唯令陈群大行九品官人法,于郡中置中正,品乡论,分级而拔士人。”

闻言,刘备放下茶盏,问道:“曹氏以九品中正革新察举,广收中原人心。今我大汉需革行察举,以正中汉之过乎?”

“这般吗?”

刘备蹙眉微思,说道:“九品之制是为曹氏笼络士人之策,更正孝廉重德轻才之旧举。我大汉效行旧制,郡守举孝廉,尚书台断其能。朕恐重蹈中汉之弊,如童谣言,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霍峻沉吟良久,问道:“不知陛下可闻阳嘉新制否?”

南汉北魏属于竞争关系,双方各有抄袭借鉴对方的政治体制,但却有自我调整。

如早期的都督制,来自二刘因战事特殊,任命霍峻出任都督临时职。后随着战区的常态化,都督则成为常设官职。曹操将都督职抄去,专督州军事。亦或是曹操革新税法,南汉新税则在北魏税制上自我进化而来。

今刘备见曹氏革新九品官人法,生怕落后的他,则是询问众人是否要革新察举制度。

“陛下,我国不可行九品中正法!”

王粲直腰拱手,劝道:“我大汉国中多有南逃士人,如多有徐州淮北人,或是荆北南阳人,亦或是关中、中原士人。今举孝廉不分籍贯,不以品阶而行。若效仿魏人,侨人何以安?楚、吴士人位卑,又何以自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