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140章 兴治皖城

第140章 兴治皖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忠迟疑少许,说道:“启禀府君,皖水出于大山,流入大江,其间支流密布,若时雨季,多有洪涝之害,冲毁田亩;潜水亦是如此,仅因水量不如皖水之大,其之危害,少有人知。”

霍峻微微踱步,问道:“皖、潜二水可修陂塘、河渠否?”

河水造成泛滥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在古代唯有修建陂塘、河渠,通过人工的方式,用来减少河水泛滥,或是降低天气干旱带来的影响。如都江堰、芍陂皆是人工修缮的水利工程,河渠灌溉田亩,将旱地变成水田,亩产可以提高颇多。

霍峻移镇皖城,不仅是为了控扼长江水道外,还有为日后进图江淮而作考虑。皖城北靠大别山,东有巢湖,具备山水地利,利守不利攻。若能将皖城打造成进图江淮的基地,将可长期威胁合肥。当北方进攻之时,也可与濡须口形成呼应配合。

历史上,孙权对皖城的控制并不是牢固,陷入与曹操的争夺战当中。石亭之战,曹休敢深入庐江,不仅有周鲂的诈降因素在,还有庐江属于双方互相交替掌握的地带。

今曹操战略重心在北,霍峻若不趁机在皖城扎下根,等曹操调整战略重心,又要陷入与曹操的争斗战当中。

霍峻眺望了无人影的荒田,神情温和,说道:“诸子之中有皖城人士,有善治政安民之人,不知谁有复兴皖城之策。”

对于庐江皖城,霍峻虽在皖水上打过仗,但对于具体的风土人情,及资源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必须通过庐江或是江淮本地人的口述进行深入了解。

“子通、子华、正臣?”霍峻把目光看向蒋济、司马芝、刘忠三人。

蒋济,以参军之职,兼领鄱阳郡长史;为邓艾教书的司马芝,在战前被霍峻征辟为五官掾;旧吏刘忠有务实之风,委任为功曹吏。这就是太守的权利之一,可以自行征辟属下。

司马芝沉吟少许,说道:“芝见识浅薄,勉强谈之。皖城之毁,在于孙权屠戮、迁徙百姓。自古以来,兴治城郭,首在聚民。何以聚民?无非轻徭薄税,境内太平,水土肥沃,交通便捷,律法公正,此五项若有,何愁百姓不至。”

顿了顿,司马芝分析说道:“得府君威名,背水破敌,得以威慑敌寇,孙曹不敢进犯,此可谓境内太平。凡能新编入郡百姓,免除二年赋税,此可谓轻徭薄税;水路交通四通大达,皖城得以富裕。今尚缺水土肥沃、律法公正二事,府君可深思一二。”

霍峻看着注入长江的皖水,问道:“皖水、潜水充沛,以此二水灌田,种以水稻,可谓水土肥沃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