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开局带AI流浪宇宙 > 第315章 初代引力能装置

第315章 初代引力能装置(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操作,引力能装置建成。

听着轻巧,但实际上耗时1400余年,Ella攻克了许多难关才让引力能装置从理论转换为可用的状态,然而依旧只是可用而已,它产生的能量生产效率实在不敢恭维,只有1x10^17焦耳每秒,这只有2037年地球人类总能量生产的两三百倍,或者也就一个1级文明的水平。

这个装置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它的理论上限应该是^20焦耳每秒,虽然也不够多,但要知道这个引力能装置只是在收集一颗行星的引力而已。

该引力能装置其实只收集了木卫二的引力,至于原初黑洞的引力,那根本就聊胜于无,一颗几千亿吨质量的黑洞能有多大引力?除非接触它的视界,直接朝它撞过去。

1924年,法国理论物理学家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认为世界上一切的物质都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一个粒子或者量子既可以部分用粒子的术语来表述,也可以用波的术语来表述。

之后第一个被证实的具有波粒二象性的非光子粒子就是电子。

而在联邦进行到这个阶段,联邦已经可以回望当初给人类一个准确的答案了,那就是世界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能量也是物质,世界的一切基本粒子既是粒子也是波。

如此肯定的答复如果放在21世纪,将引起轩然大波,从而改变很多基础物理从理论到实践的架构。

引力能装置的核心就是“人造二维膜”或者“人造宇宙膜”,但事实上这种膜不是人造的,甚至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被发现的。

Ella通过研究引力波引发的能量反应而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引力就可以产生能量,而“人造宇宙膜”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并不代表它真的是一张膜,只是Ella或者整个联邦的研究中它和文明联邦定义中的膜的特性很相似,所以Ella用膜来解释它。

打个比方,在黑夜中我看向空,看到了两个月亮,那东西和月亮一样大,有着月亮一样的结构,所以我用“月亮”来形容它。

但它可能并不是“月亮”,而是一个宇宙级怪物的双眼,或者一艘行星级巨舰的探照灯,亦或者其他任何可能,但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它是“月亮”的那一部分,我也只能用“月亮”来形容它。

这和神话传很相似,人通过一些拟定的认知去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在现代的人类看来那很可笑,但在古代的人类眼中那就是真理,那就是真实。

在引力能装置中,引力通过特殊的方式产生了膜,并通过膜诞生了能量,这些能量再被装置转为特定的波,这些波就是物质本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