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相师 > 正文 正文_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家族

正文 正文_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家族(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位名叫青山的老人,便在黄帝陵冢周围栽种了很多树,想用树的树叶把陵墓遮挡起来,青山老人整天挖树、栽树,忙个不停。

时间一长,被九天玄女发现了,她回到天宫便把此事禀告玉皇大帝。玉帝说见青山老人对黄帝一片赤心,命九天玄女把王母娘娘收藏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籽,撒在桥山上,第二年春天整个桥山沟沟岔岔,山山峁峁,都长出了绿盈盈的柏树苗。

桥山古柏一代一代保护,康熙年间,有一位县令想知道桥山到底有多少棵古柏,曾令人普查了七七四十九天,结果没有数清,只好作罢。

1939年,中部县的县长卢仁山调集一个民团,把桥山划地为段,编列号次,命士兵按树贴号,错者罚大洋五块,打40军棍。

历经19天详细普查,才得查清桥山共有古柏61286棵,并将这一普查结果正式载入了黄陵县志。

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氏居地,称作蟜山;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

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

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华夏十大风水家族,基本上每一个家族都有一处根据地。公孙家族的根据地是衡山,东方家族的是炎帝陵,夏侯家族的正是李响此行的目的地,黄帝陵。

此时此刻,吃过早饭的李响已经行走在桥山的葱郁古柏林中。

李响并不是往黄帝陵走,而是形单影只的进入到了黄帝陵后山。

传说黄帝乘龙升天时,臣民们挽留不住,以致把黄帝的衣襟、靴子和宝剑都拽下来了。

臣民们为了纪念黄帝,便把这些遗物都埋在桥山之巅,这里便成了黄帝的衣冠冢。

从此,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祭奠。黄帝在乘龙升天飞经桥国上空时,还特意让巨龙停下来,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那棵柏树。临行时,又随手把群民送给他的干肉块扔下来,落在自己栽种的柏树上。

传说黄帝手植柏树干上长的24个疙瘩,就是那时黄帝扔下的肉块变的。

那时,桥山顶上没有树木,是光秃秃的一片。群民在黄帝陵前祭供的食物,常被飞禽走兽抢食一空。看到这种情况,群民心里很不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