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风暴 > 六八二、雾潜云隐日光长(二)

六八二、雾潜云隐日光长(二)(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夏完淳的回答让夏允彝连连点头:“吾儿志向非小,如今俞济民的官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华夏军系统的退役老兵,一个便是治下的各级属吏。完淳从属吏做起,当要注意……”

听得老父絮絮叨叨传授一些为官为人的“窍门”。夏完淳貌似恭敬,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华夏体系可与旧的大明体系不同。那些在大明体系下千锤百炼得来的经验。在华夏体系中不值一文。比如说,原先的大明官僚体系之下,做事做得多了,反倒容易惹祸,因此所有官员都认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在华夏体系下,每个人仿佛都被一根鞭子赶着一样。必须去做事,若不做事。就要被抽打,甚至被淘汰。

那种将事情交给幕僚师爷和胥吏去办。自己只要喝喝茶写写诗,兴致来了审两个案子当青天大老爷的事情,在华夏体系内是不可能的。夏完淳见过华夏体系下基层官员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收入比起大明时要高得多,但他们的工作也要多得多,一年到头,几乎都不得停,并且还要承担非常重要的责任。

“去俞府看看吧……”车夫蹬着车往回走了没多久,夏允彝突然又道。

“太子怎么会对这天象感兴趣?”夏允彝心中一凛。

自古以来,研究天文就是大忌,不得朝廷许可私自研究,甚至有可能要坐牢杀头。朱慈烺研究的气象,也是天文的一种,若是有人附会到图谶之类的,恐怕他今后就有危险!

“济民说大明到我手中那模样,一半是人祸,另一半则是天灾,中原连接着十几年大灾,乃是气候变化所致,他跟我谈此事时,被慈烺听到,慈烺便有心了,觉得若能研究出气候变化之本源,预先做出准备,便能让百姓少受些灾,也算是他替我这个不称职的皇帝弥补一下当初的罪孽。”

“陛下何出此语,陛下当初并未有失德……”

“若无失德,何至流寇四起!”

再过四天,便是俞国振的登基之礼,有许多疑惑困扰着夏允彝,他想去俞国振那儿看看,如果俞国振有空,他便直接求教,顺便也可将夏完淳的事情给俞国振打个招呼。

与当初刚愎不同,在学习了十年、思考了十年之后,崇祯对于自己在位时犯的错误有极深刻的认识。

酒宴之后,夏允彝父子便告辞离开,在车上,夏允彝道:“完淳,你愿投军还是愿意走政途?”

“老大人的意思,是同意孩儿出来为俞济民效力?”夏完淳精神一振,他如此年轻,现在就谈归隐林泉还为时太早。如果不是不愿意违背父亲的意愿,他早就出来了。

“嗯,连陛下都如此说……我们夏家有我这一个大明孤臣就足够了,不可再耽搁了你的前途。而且,今后若你能有所成就,太子那边,你也可以照应一些。”

“孩儿想去新襄,去那边的农场呆两年。再去工厂呆两年,然后争取一个职司,从最基层做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