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风暴 > 一零一、臣非臣师非师

一零一、臣非臣师非师(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温体仁心中一跳,没有想到皇帝对唐世济竟然如此不喜,不过他自有理由:“唐世济十六岁便为县令,向有清廉之名,善断案理财。陛下yu稳东南,所忧者不过是劣绅豪奴不法之事,世济擅处置,臣故荐之。”

“臣以为不然!”

这虽非大朝会,但在场的却也不只是温体仁一个,立刻有人起来反对道:“鹿世济yu引阉党入朝,已然被劾,如何能巡抚江南()。论及抚乡安民,臣荐张国维!”

温体仁闻得此言,心再度一跳,不过,他并未再说什么。

崇祯看了温体仁一眼,心中有些不豫。

“这便是朕仰赖的子民!这便是大明的缙绅!”

放在他面前的,除了安庆知府皮应举的奏折()。还有南京提督操江马鸣世的奏折,两份奏折之中,都将桐城民乱的责任,归结于劣绅的恶行。

“陛下息怒,这等劣绅,自当严惩,东南局势,几乎为之所坏!”温体仁奏道:“好在贼乱已平。如今当善加安抚,以免再生事端。”

“卿既如此说,有何良策?”

“应天巡抚,当追其罪,另委贤达,替陛下分忧。”

自温体仁将周延儒赶出朝堂之后,京城之中便流言四起,将这一年多来的天灾**,尽数归于温体仁身上。民间甚至有“崇皇帝,温阁老,崇祯皇帝遭瘟了”的童谣,这消息,自然也被厂卫传给了崇祯。

温体仁此时仍未被任命为首辅,事实上。他只是以次辅代行首辅之权。崇祯皇帝在赶走周延儒之后,似乎对任命首辅一事起了戒心,温体仁虽然大权在握,却还是有诸多掣肘。在内有文震孟等东林遗老,在外各地抚臣之中。亦多是温体仁政敌,因此,他曾经想着在朝堂之上安插心腹,甚至不惜提拔当初魏忠贤一党,可这些都受到了抵制。

崇祯连连颔首,出这般事情,时任的应天巡抚难辞其绺。

所谓应天巡抚,又称苏松巡抚、江南巡抚,实际上是巡抚十府之地。崇祯想了一想:“卿觉得何人足任此职?”

“臣以为……唐世济素有廉名,可当此职。”

“唐世济?他如何能当得!”崇祯闻言不悦:“卿为何会荐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