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旗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先取定陶为上(五)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先取定陶为上(五)(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曹幹的军令下到以后,万仓率其曲自还爰戚,高况、潘章筹划剿贼,这些且也无需多说。

时已5月底,芒种已过,麦子成熟,收麦的时节到了。曹幹1声令下,驻在爰戚的3千余部曲,由各曲的曲军侯、政委率之,分别下到县之各乡,由政委具体负责,帮助乡民收麦劳作。

麦收季节,忙碌的不止是曹幹部,以东平郡北部为老巢的爰曾、刘诩和盘踞於东郡东北部的董次仲各部,也都忙碌起来。5月底到6月初,有关爰曾等的情报不断的被呈送到曹幹案上。

给各曲了两天休整的时间,在这两天中,曹幹摸清了巨野的敌情。用万仓的话说,巨野城里头早就是人心惶惶,兵无斗志。经与张曼计议,曹幹乃於这日令以高况为主将,往取巨野。除掉高况的本曲外,跟着高况去攻打巨野的另有万仓曲和潘章部,——万仓这些时在爰戚,镇守城内外之余,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探查巨野的虚实,潘章是郡将,对巨野县的军事情况比较了解,故而曹幹令他两部跟着高况1块儿去打;邓充做为幕僚随从。

爰戚是巨野的邻县,已被曹幹打下,昌邑是山阳郡的郡治,也已被曹幹奇袭得取,巨野县中,确是如万仓所说,无论士民百姓、抑或官吏将士,早已是惶恐不已,内外上下俱无斗志。

因其县城的地理环境尽管很好,北、西、东3面都被巨野泽包着,唯有南面1面可供进攻的1方排兵布阵,却高况等部到了巨野城外后,只攻了两天,就将之攻下了。

捷报传到爰戚,曹幹回令,命万仓曲回爰戚,留高况曲和潘章部屯驻巨野。巨野的1应军政事务,暂由高况全权负责。却是说了,虽然高况绝非鲁莽之徒,但他毕竟是个军将,曹幹为何暂任他全权负责巨野的1应军政事务?并且巨野县城既然已经攻下了,又为何还要留高况、潘章两部合计足足千余人的部队留驻?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系由巨野当地的情况决定的。

巨野当地的情况,和爰戚不同,和橐县、亢父、任城也不同。

不同就不同在巨野的边上有个广阔浩瀚的巨野泽。

巨野泽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济水入其西南端,出其东北端。这1片大泽,即后世之梁山泊,——当然,梁山泊之形成,是因为5代到宋时,黄河曾有过3次大的决口,河水倾斜到梁山脚下,与巨野泽连成1片,遂乃有了“8百里梁山泊”,时下之巨野泽,若论水域面积,也许还不太如后世的梁山泊,但做为大名鼎鼎的上古9泽之1,它的水域面积也已是很大,西南到东北长达百余里,西北到东南较窄,然宽处亦45十里。这么大的1片水域,即便是在太平年间,也是盗贼之渊薮,况乎而今已然乱世?泽中、泽外,现俱是盗贼出没。

这种情况下,巨野城中就不能没有重将、重兵驻守。

曹幹在“召万仓曲还爰戚、令高况曲和潘章部留驻巨野”的这道军令中,给了高况、潘章两个月的时间,令他两人尽可能的在这两个月中把巨野泽内外的盗贼大致清除。

高况作战勇猛,同时也比较灵活,他不是那种1味只会蛮干的蛮将,潘章做为郡将,熟悉地方情况,由他两人合力来办此事,当是能在曹幹限定的期限内,把曹幹交下的此个任务完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