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为了楚国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为了楚国(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等到田单复齐,落魄的齐襄王成为了齐王,没有忘记自己的糟糠之妻,齐太后也就成为了王后。

齐太后身为女子,自然不可能从小学习如何治国。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如果没有能人帮助自己,是不可能治理好齐国的。

在累到病倒一次之后,齐太后选择了最适合自己,也是最适合齐国的道路,就是无为而治。

事实证明,除非有跨时代的发展眼光,否则无为而治确实是恢复国力最好的办法。

短短数年,齐国已经彻底走出了战败的阴霾,百姓安居乐业,乡间多有犬叫鸡鸣,孩童奔跑。

齐国除了没有天险之外,地理环境属于天下上等,土地肥沃,少有水患,又有渔盐之利,文化学术气息浓厚,只要恢复曾经的实力,便是天下一流强国。

在古代,朝廷想要恢复国力,或者说让国家和百姓变得富庶,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少折腾,甚至不折腾。

朝廷不折腾,就不用征派徭役,徭役是会死人的。没有徭役,百姓就能安稳在家种地,不会对朝廷有怨言。

朝廷不折腾,下面的官员就没有借口去剥削百姓。

只要不发生大的天灾,种的粮食是绝对够一家吃的,并且交过赋税之后还有剩余,自然而然就富裕起来了。

来往商人也汇聚在临淄,为齐国带来大量的商税。

有了钱之后,齐太后便学着赵国开始修路,这次没有征调徭役,而是选择花钱招募工人,并且和赵国一样都是日结。

百姓并不讨厌干活,他们讨厌的是免费服徭役,还要自己带饭,如果有工钱的话,大家还是很高兴的。

这几年是齐国复国之后发展最快的几年。

但无为而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外部环境必须稳定。

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

道德经有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意思就是说,最好的治理国家,是下面的人只知道有这么个领导。水平差一点的,是下面的人都亲近赞美这个领导。再差一点的,是害怕这个领导。最差的是所有人都骂这货。

有意思的是,亲而誉之并非啥高水平。

齐太后并非出身名门世家,只是机缘巧合,当初临淄被乐毅攻破,身为王子的齐襄王躲到她家当仆人,最后两人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