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59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59节(第5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氢弹内部使用的是氘氚材料,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反应也会非常的充分,爆炸的威力自然就非常大。

现在,他们进行的是氘氘反应研究。

氘氘反应释放的能量比氘氚反应低一个数量级,同时反应需求的环境更加苛刻,自然就很难做到反应充分。

但反应不充分,才具有持续性以及可控性。

如果把材料放置在一个容器内,反应不充分才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否则一口气全部反应完毕,即便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不再具有持续性。

或者说,核聚变反应的充分程度要远高于核裂变反应。

核武器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最初级产品是耳熟能详的原子弹,它是以核裂变作为主要能量释放方式,主要有枪式和内爆式两种构型,但不管是什么构型,都是利用炸药爆炸压缩铀235、钚239等核装药,使其达到临界质量,从而发生链式核裂变反应,最后瞬间释放巨大能量。

原子弹的结构相对氢弹而言非常简单。

一个中等体量国家只要获得足够纯度的核材料,就基本可以保证造出原子弹,因此原子弹也被称为核武器入门弹,但是入门弹就跟入门功夫一样,天生就不可能拥有太大威力。

如果想要提高原子弹的威力,那么必须不停加装核材料和炸药,然而原子弹内核裂变材料利用率非常低,通常很难超过40%。

可控的核反应,就是要让反应一直持续下去。

比如,核电站使用的低丰度核反应堆,反应能够持续运行十几年、几十年时间。

“现在的实验结果,已经接近预期。”

“大获成功啊!”

例如,广岛爆炸小男孩原子弹一共装填了64公斤铀235,但是最后真正发生裂变反应的只有约600克,即便是采用了效率更高的内爆式结构的长崎原子弹,其核材料利用率也只是刚刚达到20%。

目前,全世界威力最大的原子弹,是阿迈瑞肯五十年代常春藤计划中试爆的MK18型原子弹。

这发原子弹的TNT当量接近50万吨,但是重量却高达7.8吨。

与之相比,阿迈瑞肯的B83热核炸弹的重量只有不到1.1吨,但是爆炸当量却高达120万吨。

这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差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