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714章 阁院之争

第714章 阁院之争(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结果却是,内阁的报告送到参议院后,受到了参议员们的为难。

以原六科给事中和中书舍人为主的新任参议员们,对于去年的财政开支结果非常不满,而且对于今年的财政开支预算报告也同样不满。

在他们看来,这两份报告都非常有问题。

结果自然就是不予通过。

按朝廷新制,内阁负责行政,收税和花钱都归他们,但是。税收以及其它朝廷收入,钱收上来后是得进入帝国银行的国库里的。然后这钱虽然是在内阁手里,但这钱如何花,得由他们做出报告,最后是得议院通过的。

左右枢密使、兵部尚书、总参谋长、直隶总督、侍卫亲军提督、九门提督七人加军机参赞衔。

有皇帝和重臣们的支持,这次最上层的改革倒是推行的很顺利,很快,三大系统分家,各部衙各自隶属新的上级。

人员的变动不大,袁继咸继续是首辅,次辅则以原民务卿李邦华升任。而下面的七个群辅,则以吏、兵、礼、刑、工五部尚书以及财务卿和税务卿兼任。

议院也迅速的成立了。参议院一百名参议员直接满额,众议员一千名额,也很快就都授满了,众议员的名额充分的按照皇帝的意思,是要让士农工商各阶层的都参与进来,参政议政,因此既有退休的高级官员,也有一些未出仕的进士举人,还有一些乡绅地主、商贾。甚至是工匠和农夫。也有一些蒙古的诸侯,还有比如僧道代表等等,总之是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接到众议员授封者,都十分高兴。尤其是那些地主、商人、工匠、农民、退伍军人等等这些本来地位不高的人,全都兴奋不已。

只要议院觉得不行,那你有钱也用不了。如果不经议院同意,国库里的钱出不来,你若敢不经议院同意就把钱花出去,这可就是大问题,轻则丢官重则下狱。

刘钧搞出来的议院,可不只是为了三权分立说说而已,而是要确实的达到监督制衡的效果。

在皇城里,参议院离内阁的衙门并不远,朝廷已经计划要建一座新的议会衙门,包含参众两院,新衙门会有专门的大会堂,有能容易起码两三千人的主厅,还有可以容纳千人的中厅,以及数百人的小厅。

一大早,内阁首辅袁继咸、次辅李邦华带着内阁群辅兼五部尚书,还有诸位卿、少卿、署长等一起来到参议院。

忙忙碌碌的,正月里,京师是热闹不已。

百姓们白天看报纸。热情的讨论着朝堂格局的变化,晚上则又携妻抱子的去逛灯会。

新的内阁设立了,新的参众两院也设好了。

按新的朝廷制度。内阁得将去年的财政支出到参议院做报告,还得将今年的财政预算提交参议院审核。

不论是去年的财政支出结果,还是今年的财政开支预算,其实都已经在年前完成了。这一次,在内阁看来,那不过是表示对议院的一个尊重,走个过场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