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液化天然气船

第三百八十五章 液化天然气船(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lng船是商船中的贵族,技术含量相当高,造价也是所有运输船中最高的,虽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以现在的价格来说,能有多少订单真的很难说,而且,咱们大华也没有自己的造船厂。”顾海健做海洋石油研究,对lng船也相当了解。事实上,大华船业本身的研究工作,除了收购来的德国费诺尔船业和荷兰纽科公司,剩下的全都着落在大华实验室海洋石油研究所,哈利伯顿在初期投入以后,就倾向于做股东了。他们家大业大,还看不上几亿美元的市场。

苏城向后仰了一下,仿佛在研究头顶的天花板似的。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苏城在思考的样子。

闫学灿受此鼓励,连忙道:“大华虽然没有造船厂,但咱们可以加深和中远船务的关系,通过持股等手段,以中远船务做船舶生产,以大华船业掌握技术和订单,只要初期的投入足够,很快就能撑起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别看造船厂好像是很困难的重型工业,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学习韩国的经验。韩国造船业就是以现代重工起步的。70年代,韩国政府抓住了世界产业转移的机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具有了国际竞争力,那个时候,他们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船舶零部件以及原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所做的,就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以突出的价格和欧洲日本的造船厂竞争。也就是20年的时间,韩国就可以做lng船了。相比之下,中远船务的模子要好的多,咱们现在哪怕用10亿美元买到lng船的技术和设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本。”

“韩国现代重工既然是才得到的ng船技术,怎么会愿意卖给我们。”

接下来,济南动力机厂的陈祖年,提出机床加工技术。

国际机械市场最近一些年,也有了韩国人的一席之地。济南动力机厂要是能获得一些机床技术,说不定能转型成为一家大型的机械集团。

不过这与苏城的建设思想相违背,他也只是笑笑,心里已经打了叉。

“精密化学”和“电子工业”的建议也先后出笼。这两项同样属于韩国的优势项目,至少在亚洲区域内,是有一定先进性的。

苏城仍然是只听不说话。

“平时自然不行。如今是配合中韩建交而进行的经贸活动,高技术行业的重金交换,这样的宣传点总不错吧。”闫学灿说的并不是很有信心,但内容确实很给人以想象空间。(未完待续)

众人提出的意见,也是越来越五花八门家电、金融、农产品加工全都被提了出来……

横向的多元化发展是90年代的企业潮流,稍微有点规模的中国企业,都倾向于多元化发展。

做肉制品的跑去搞房地产,做机械的跑去做酒店,做家具的跑去玩家电,不一而足。

大华实业有大量的现金存留,又有超高的现金流选择面实在是宽阔无比。再奇怪的建议剖析来看,多多少少总能搂到一点可行性。

就在苏城听的有些发困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华船业联络人的闫学灿举手道:“听说韩国的现代重工在91年的时候,就已经竣工了lng船的造船厂咱们如果能拿到lng船的技术,光是自己运输阿联酋的天然气,就能维持住生产。等到以后,大华燃气公司的规模扩大了肯定要增加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规模的,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能源运输的一个大方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