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593杀心

593杀心(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想到这里,魏广德勐然间发觉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儿。

其实,朝中就已有传闻,此次抄录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是嘉靖皇帝要作为随葬品陪葬地下的东西。

嘉靖皇帝连续不断的催促校录馆抄录大典,其实只要稍微聪明点的官员应该就可以通过这点蛛丝马迹猜出一个大概。

以前,只是用文字认识这个时代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海瑞上这个奏疏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因为他以为《治安疏》通篇都应该是说皇帝的错误,所以上疏就等于自己把命交出去。

不过身临其境以后,魏广德才意识到,历史不能人云亦云,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没一个好相与的,都精明着呢。

海瑞是个清官,而且是个大清官,也是个名气很大的清官。

海瑞以举人身份入仕,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桉,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清官才是海瑞骂皇帝最大的底气,也是海瑞的护身符。

因为杀清官的一定是昏君,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

嘉靖帝如果杀了海瑞,那么在天下人面前,后世人面前就表明他就是一个昏君,而且是一个无能的昏君,而海瑞就成了忠臣,还是千古忠臣。

海瑞,就是一个成功把握住机会的人,一封《治安疏》成就了他一世英名。

不过也由此,他只能穷苦一生,因为他除了官场上的潜规则进项外,其他的钱财就彻底和他无缘,只因他要保持住这份气节。

这,应该也是他已经想好的。

大明朝俸禄虽低,可各自孝敬也是不少,做为潜规则自然无损他“清官”之名。

不再去看那份奏疏,魏广德把他丢在一边,而是又拿起还没看完的《永乐大典》开始继续自己的工作。

嘉靖皇帝当然不会上海瑞的当,让自己落下千古昏君的骂名,而成就海瑞。

而且在这个时点上这份奏疏,其实魏广德也觉得很是蹊跷。

嘉靖朝最乱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其实应该是从嘉靖二十九年到嘉靖四十一年,由严嵩当政的这十余年时间,政务虽然运转正常,可吏治加速腐败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时期,海瑞已经入仕,知县、州判官的时候不上奏,而是卡在这个时候上这份《治安疏》,魏广德猜测或许他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了嘉靖皇帝命不长久的判断,所以这个时候的皇帝是最关注身后名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