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能名帅 > 第1163章 范加尔的渴望

第1163章 范加尔的渴望(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后来,范加尔的昔日门徒,但理念却更接近于克鲁伊夫的里杰卡尔德在巴塞罗那大获成功,所以这一场以克鲁伊夫取胜而告终。

但有意思的是,里杰卡尔德执教前期的成功,又离不开助理教练滕卡特的作用,后者又是以强硬的管理著称,理念更倾向于范加尔。

如果说,里杰卡尔德和滕卡特的组合,中和了克鲁伊夫和范加尔的理念,那么到了瓜迪奥拉身上,则是一人身兼两家之所长,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

而这时候,高寒已经在欧洲足坛,用连续的成功证明了一点,个人和整体是技战术里不可分割的两大因素,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成功。

克鲁伊夫离开执教一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但范加尔却一直都在,尤其是二零一四年,率领荷兰队杀到了世界杯亚军,让范加尔可谓是声名大噪,功成身退后,一度跟切尔西、拜仁慕尼黑等球队联系在一起,但范加尔最终也没能成行,一直赋闲在家。

职业足球发展了这么多年,战术理论研究早就成一套系统的体系。

早在几十年前,来自乌克兰的著名战术理论家洛巴诺夫斯基就提出整体足球理论,认为个人技术要服务于整体,战术也不是安排最佳十一人,而是让每一名球员都遵从主教练的安排,以球队利益优先,之后才考虑表现自己。

在米歇尔斯执教期间,匈牙利足球达到了顶峰,他们崇尚位置感,充分利用球场的每一寸空间,以及出色的整体配合,都给当时欧洲足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米歇尔斯则是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开创了全攻全守理念。

顾名思义,全攻全守指的是全部球员参与进攻和防守,球员没有绝对固定的位置,充满了流动性,只有彼此间的相对位置,这带来的好处很明显,尤其是波浪式进攻体系,更是让球队变得攻击力十足,但防线前压幅度过大,过多运用越位战术导致球队的防守隐患也是越来越明显,开始逐渐被对手所利用。

可以说,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奠定了现代足球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如克鲁伊夫、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等人,他们都同出一脉,都推崇中后场的出球能力,都推崇前场进攻无核心化,也就是不设置十号位前腰等等。

在延续米歇尔斯全攻全守理念,个人应该无条件服从于整体的这个大前提下,克鲁伊夫和范加尔存在着一个不可调和的分歧矛盾,那就是巨星球员出身的克鲁伊夫天然地认为,球队技战术应该以服务于球员,最大限度发挥球员的实力为主。

但范加尔对此却并不认同,他认为球员的个人发挥很不稳定,在漫长的赛季中不可避免会伴随着起伏,围绕着球员来制定技战术,不可避免会产生依赖,球队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只有把球队十一人通过明确而严谨的分工合作,确保整个技战术体系的严密运作,才能够保证球队竞争力的平稳,哪怕是核心球员缺阵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这一点,跟范加尔的职业球员生涯并不辉煌也有一定的关系。

两人的这种分歧在范加尔执教阿贾克斯时期出现了苗头,但这一次以范加尔在阿贾克斯大获成功,达到执教生涯顶峰而告终。

但在随后执教巴塞罗那期间,范加尔在面对巨星云集的巴塞罗那时,他的这一套理念也出现了问题,两次执教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第二次执教,在俱乐部管理层混乱不堪的情况下,更是遭遇到了耻辱性的失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