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771章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771章 明末边军一小兵(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乱世挣扎十年,到头来还只是个墩兵,却也庆幸还能活着。

活着已经比什么都重要,也比绝大多数人都幸运了。

他当过兵做过贼,吃过许多家的饭,但如今这省营墩兵,待遇还挺不错,以前明朝边军,墩兵和夜不收最苦,夜不收还有机会立功得赏,墩兵则几乎无出头之日。

是一群被帝国遗忘的人。

崇祯时墩军逃亡太多,后来甚至只能大量采用罪犯发配的方式补充。

沿着长城边墙,还修了大量的烟墩,如有敌来犯,白天燃烟,晚上举火,互相救应。

居庸关是北京西面最重要的闪隘,处于燕山和太行山之间,扼守重要通道。

而八达岭居高临下,地势险峻,居庸关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所以大明极重视八达岭口,一座不大的关城,却派重兵把守,周边还有许多墩台,以保万无一失。

叫门天子土木堡之前,宣府、大同两镇总共墩台也不过三百余座,但在土木之变后,宣府大量增加长城墩台,历时七十年,到嘉靖时,沿边墩台已达一千零七十二座,腹里墩台六百五十座,镇城腹里墩台五十四座,总共一千七百七十六座,翻了数倍。

赵永胜挑着水桶去打水,一边走一边唱歌,黑狗扬着尾巴在前面开路,一人一狗行走在清晨山间。

墩军守卫墩台边境历尽风霜,还要时刻提防敌人的突袭威胁,墩台大多在那些险要偏僻之处。

大的墩台除了墩台外,还有一丈高的围墙,外面有濠沟,有吊桥,有三十多墩兵,但多数墩台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墩台,也就七人三畜为伴。

墩里有储水,但储水不多,所以平时只要没敌情,天亮第一件事都是去挑水,七个墩兵轮流负责挑水,要保证墩里的储水一直是满的。到了冬季,则储雪储冰。一旦敌袭,墩台紧闭,就出不了门了。

晨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如同刀锋刮过脸颊,赵永胜唱着歌,“野狐岭外月苍苍,万里城西路渺茫,行过墩台听人说,草头昨夜有微霜。”

黑狗跟着狗叫回应。

“高莫高似总离墩,眼里滦河清又浑,添土筑墩高百尺,得见阿娘朝倚门。”

打水的路很远,挑一担水往返许久,极费力气,这是个辛苦活,不过卫所军户出身的赵永胜倒是习惯了,这位卫所穷苦军户出身的男人,当过兵做过匪,投过闯军降过清,又投了明军,乱世里如草根浮萍一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