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294章 二次北伐

第294章 二次北伐(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什么人心什么其它的都不重要了,因为背上这些,也走不远,倒不如毫无拘束的大战一场。

朱以海不守荆襄,实际上是不守湖北的战略,因为他没有这个实力去守,所以干脆不守,他只守荆江以南的湖南,守巴东郧阳山区,大半个湖北地区,被他毁掉,拿来做战略缓冲区。

反正湖北地区在明末时已经被反复战争摧毁的差不多了,守不住的东西就没必要心疼。

清军拥有无坚不摧的实力,但他们数量不多,清军再彪悍,他们也需要后勤粮饷支援,他们拉的战线越长,他们的补给压力就越大。

没有充足粮草器械支援的清军,实力就会严重下降。

更别说这五大藩镇的统帅都是些什么人?兵都是些什么兵?

反正就算朱以海来复盘这段历史,都认定弘光朝毫无翻盘希望,除非他们放弃这套看似四平八稳的战略。

但又如当时的史可法等弘光重臣们所说的一样,如果弘光朝不守南京,不守荆襄,不守江淮,不跟鞑子正面防御,那么崇祯崩溃后的局势,就会一溃千里,再也收拾不起来。

人心将不再,也就无大明了。

大明皇帝可以南下杭州,甚至南下广州,但那已经不是大明了,也许还能延续个几十年,但彻底失去翻盘机会,只会在清军的追击下一步步苟延残喘,最终灭亡在哪个山海旮旯。

清军会寻找明军的主力,就如当年他们攻北京攻南京攻杭州一样,直接奔袭皇帝、监国所在,擒贼擒王,从最上层瓦解大明。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鲁监国,朱以海不止一次的对他的部下他的阁臣们说过,绍京也只是个行在,他朱以海在哪,大明朝廷就在哪。

他跟太祖朱元璋玩的不一样,朱元璋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朱以海是不守城,不立中心。

这些说的都对,但问题是弘光守荆襄守江淮,根本守不住,所以一波被平。

也如崇祯当初在南下这事上犹豫不决一样,也想南下,又觉得无法南下,最终被一波带走。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

朱以海不是崇祯,没有舍不掉的北京,他也不是弘光,没有必守的南京。

对他来说,从崇祯到弘光再到鲁监国再到隆武、绍武、永历诸帝,他们用他们各式的失败,向他证明了一点,传统的路子走不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