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桓容 > 桓容 第299节

桓容 第299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朝会停三日,群臣一边忙着天子大丧,一边还要准备新帝登基。

郗愔入朝辅政,无论司马曜愿不愿意,对他都需存几分恭敬。如若不然,郗刺使完全可以大手一挥,凭着先帝旨意,仿效周公故事,光明正大将他赶下皇位,另推一个“听话”的新帝。

司马昱临终前的这道圣旨,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长刀,随时可能落下,砍断司马曜的脖子。

好在郗愔有权臣之实,尚无篡位之志。

司马曜只需咬牙忍耐,做一个听话的傀儡,寻到空隙暗中动作,总能有出头之日。

汉末天下大乱,魏晋建制皆循汉礼。魏武帝临终有遗命:“天下未安定,未得遵古。百官当临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

更严令,凡驻守各地的将领不得擅离。无需临朝哭丧,以防予敌可趁之机。

魏武帝驾崩于正月庚子,当月辛丑入殡,丁卯即葬入皇陵,整个葬礼的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自此之后,魏、晋天子均以此为制,凶礼不过一月。

晋室天子驾崩,举国哀三日,百姓三日后即除服。

不过,新帝临朝仍需深衣素冠,宫中不设乐,且要降席撤膳。服满一月方可易服开宴,重新设乐。

至于会不会出头之前就被废掉,亦或是郗愔之后另有权臣顶上,司马曜暂时没想那么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摆出憨厚的面容,做一个提现木偶,按照郗刺使的意思,在诏书上落笔盖印。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曜发现一桩怪事,传国玉玺仍在,乘舆六玺不缺,唯独少了一枚天子金印。

因汉末战乱,传国玉玺一度落入胡人手中,乘舆六玺也渐渐失去实在意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魏晋天子下诏是用天子金印。

永嘉之乱后,元帝渡江建立东晋,传国玉玺收回,大部分时间,诏书上盖的仍是天子金印。

司马曜找了一圈,又召来宦者询问,始终未能寻到金印下落。

满打满算,司马昱登基不到两年。

说句不太好听的,屁股还没坐热就驾鹤西归。

司马曜被立为皇太子,远游冠刚刚戴上,东宫还没住过一天,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太极殿的主人。

变化实在太快,完全来不及兴奋,压力骤然袭至,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百官服丧,免冠戴巾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