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红楼之黛玉为妻 > 第139章 :

第139章 :(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鸳鸯眼圈儿一红,道:“姥姥知恩图报,偏有人无情无义。”

刘姥姥不解,凤姐、宝玉却知她说的是李纨,这件事一直瞒着贾母,怕贾母知道了伤心难过,但家里凡是知道的没有不骂李纨的,鸳鸯自然也一样。

没过几日,就听说李纨带着贾兰和陪房下人等悄无声息地回金陵去了。

自从搬家后贾母始终没见过李纨,而贾兰在出狱那日和宝玉、贾环一起来磕过头后就再也没出现,鸳鸯等人平常一个字不提李纨母子,反倒是刘姥姥祖孙、邢岫烟姑嫂、晴雯芳官等姊妹相继来探望自己,贾母心里如何不明白?

即使明白了,贾母也没有多问,一是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二是凤姐他们都不想让自己伤心,自己就装作不明白罢,三是她知道李纨手里很有些家私,足够他们娘儿俩过活了。

宝玉夫妻和藕官蕊官两个丫头听了刘姥姥的话,十分动容。

凤姐因迎接刘姥姥进来,早知刘姥姥的来意,向宝玉道:“何曾想到在落难的时候,许多人对咱们都避之唯恐不及,连自己家的都无情无义,而刘姥姥却是古道热肠,将一家子攒了几年的二百多两银子都拿来了,我感动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宝玉泣道:“我自幼居住绮罗丛中,在囹圄里走一趟方知人情冷暖。姥姥把所有的积蓄都拿来了,以后一家人如何度日?”

刘姥姥却笑道:“哥儿放心罢,那年太太给了一百两银子,奶奶给了八两银子,我又卖了宝哥儿给的那个盅子,家里添了十几亩良田,盖了青砖瓦房大院子,又有老太太姑娘们给的料子做衣裳,地窖里攒了好些粮食,两三年都够吃的。再说,朝廷弄了好些海外的粮食种子,皇庄里种两年觉得收成好,前年又发给我们村里跟着种,薄田都能种,收成竟比别的都高,饭桌上也多了几样菜蔬,这两年风调雨顺,有了新粮食吃,村里没饿死一个人呢。”

说话间,到了贾母房里,见贾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鸳鸯跪在床边给贾母揉腿,刘姥姥眼泪不觉就下来了,颤巍巍地几步走上前,跪下请了安,道:“老寿星,我来看您了。”

贾赦却是一叹,道:“我原想老二两口子和蓉儿都上路后再安排他们,谁知不用了。”

这几个月义忠亲王之案牵连了许多人家,或是罚银、或是抄家、或是入官为奴、或是当街发卖,罪魁祸首也就是各家为官主事者或是斩首、或是监、禁、或是流放,其中流放北疆的罪人足足有一百七八十个,原先都在刑部大牢,定后日一起押往北疆。

贾母虽然动弹不得,却听得到声音,泪水从眼角流下。

凤姐一面扶起刘姥姥坐在床边鼓凳上,一面回身推了宝玉一把,又把袖里的手帕塞给他,道:“宝兄弟,你去老太太跟前,我知道老太太口不能言,心里着实惦记着你。”

宝玉急忙上前替贾母拭泪,一味说自己安好,刘姥姥也安慰道:“老寿星,我都听凤哥儿说了,府上虽犯了事,但是未出人命,哥儿姐儿们都在家里,一个不缺,您就好好地调理身子骨,等着抱宝哥儿家的重孙子。人生在世,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这个坎儿府上已经平安跨过去了,过几年避过了风头,起来又是一个大门大户,这就是否极泰来。”

贾母听了,喉间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眼,旁人都听不懂,独鸳鸯道:“姥姥,老太太说多谢姥姥的开解,也多谢姥姥不嫌我们犯事儿地来看望我们家,她不是没经历过大事的人,如今家里人命保全了,心就放下一半了。”

刘姥姥忙道:“我们家得了府上恩德才有今日的丰衣足食,从前可是连衣食都挣不够的,我们虽是平头百姓,但不能有了好日子就忘了府上老太太太太奶奶哥儿姐儿的恩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