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超级锋暴 > 48 平台的差距

48 平台的差距(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身体素质越出色的球员,在这种狭小范围内的对抗就越占便宜。

这也不禁让杨阳想起了刚才维森特·魏吉尔所说的,阿贾克斯近些年来的选材,尤其是二队和一线队的选材标准正在逐渐加重力量对抗和身体素质的份量。

很难说这个趋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杨阳不懂,但这是阿贾克斯的考核标准。

维持五分钟一节的四对四较量,强度很大,一节训练下来,每一个人都已是气喘吁吁。

杨阳也不例外,他是深刻地体会到了阿贾克斯的训练强度。

这还是杨阳第一次经历如此高大上的训练设备,倍感新鲜之下,不禁冲刺得更快。

除了设备更加先进外,阿贾克斯的训练也明显要更为细致。

早在热身的时候,阿贾克斯的教练就一再提醒球员热身细节,从标志筒的布置,到球员的活动细节,甚至细致到抬腿动作等等,可以说是巨细无遗地反复叮嘱,目的就是要把所有关节都活动开,避免球员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受伤。

传接球训练是在一个一百平的正方形内进行,其中有五名球员站在一个角,另外三名球员各站一角,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式进行各种传接跑动训练。

这看起来也很简单,跟阿尔梅勒的日常训练一样,可实际上不管是训练的节奏还是传接球和跑动的速度,都明显要更快,对球员的要求也是更高,全都是一脚触球,传了就跑。

但据说,这还远远没达到一线队的训练要求。

他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每天都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磨练,跟一群出类拔萃的队友对抗,那对自己的实力提升会有多么大的助力?

一名天赋和实力差不多的年轻球员,在阿贾克斯青训营和阿尔梅勒青训营,不管是进步还是未来的发展,都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是平台的差距。

随后的套路练习则是进行传球、传中和射门等方面的训练,内容都跟阿尔梅勒差不多,但强度和节奏明显要更快一些,场边教练的要求也更高。

整个训练过程,包括帕特里克·拉德鲁和弗雷德·阿罗约在内的青训教练和球探,全都在各个训练区域旁观,并随时根据场上的情况记录球员的表现,以便最后给出考核评分。

上午的最后一堂训练课是四对四的分组比赛,目的是训练球员集体紧逼防守协作。

这也是阿贾克斯的理念,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但前提是必须要先把球给抢下来,所以防守的时候全队都是整体压上逼抢,抢到球后就地发动反击。

在一个二十五米乘以三十五米的长方形区域里,八名球员进行四对四对抗,不仅节奏非常快,对球员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同时还有身体对抗的频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