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2160章 帝君

第2160章 帝君(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殿中的官员纷纷寻声望过去,发现站出来反对的人竟然是左都御史王廷。

王廷身上打着徐党的烙印,亦是现在仅次于张居正的第一战力,故而他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徐党。

正是如此,在看到王廷站出来的时候,很多官员甚至会望向最前面的徐阶。

王廷淡淡地瞥了一眼潘晟,当即便向隆庆表态道:“皇上,圣孝所发,异于游幸。天子之孝,保安社稷为大。故累朝送葬,止于午门;祭礼,唯太庙亲奉;山陵皆遣官,未尝轻出。此皆以重社稷也。今东、西鞑虏伺边,冒危而往,后悔何及!”

大明的官员都是经过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而选取出来的读书人,却不管他们的品德如何,其文采都是处于顶尖之列。

林晧然发现郭朴和李春芳的目光朝着他望过来,却没有像昨日那般一度想抢在徐阶前面,却是微笑着直接摇了摇头。

由于受到后世严谨逻辑思维的训练,加上他有一点天分,令他已然是大明最强的辩手。只是到了他这个层次,特别他有志于成为文官的领袖,自然不可能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众官员看到四位阁臣都没有动静,便是将目光投向了下一级官员。

今日的朝廷显得分别的平静,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亦是没有站出来奏事,直到礼部左侍郎潘晟才出列道:“臣有本奏!”

世事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古怪,昨天潘晟直接抢在最前头,而今他没有进行争抢,结果还是轮到他第一个站出来奏事。

世上都知道“锄禾日端午,泪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是不知道此诗的作者是一个大贪官,更是一个生活奢侈和铺张浪费的人。

王廷毅然化身成为一个博学的学者般,却是引经据典,更是抛出了“天子之孝,保安社稷为大”的观点,从而以出众的文采劝阻隆庆前往秋祭。

“潘爱卿,请奏事!”隆庆很是看到前面无人奏事的情形,当即便稍带欣喜地抬手道。

潘晟并没有因为入阁的失利而沮丧,显得兢兢业业地朗声奏事道:“皇上,礼记有云:春秋之时,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衣裳,荐其时食。今已是入秋之期,恳请皇上下旨礼部择日,商定御驾前往天寿山事宜!”

如果是嘉靖朝,这些需要远行的事情,往往派遣国公或驸马都尉等勋贵代天子祭祀即可。只是现在隆庆帝是一位明君,自然不能像嘉靖那般恣意妄为了。

现在很多事情的决定权其实不在隆庆手里,而是由群臣来决断。

“不妥!”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在殿中骤然响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