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68章 花朝踏青

第668章 花朝踏青(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甲十一名到二十名选为地方知州,二十一名至七十名选推官,其余尽数选为地方知县,使得政体人情,俱得其平,在缺官的时期,合理的利用人才。

“皇爷,两位长公主求见!”

吴忠悄悄走来,低声道。

长公主也就是朱慈烺的妹妹,坤兴和昭仁。

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姐妹称为长公主,姑母为大长公主,长公主在宫中的地位比一般嫔妃还要高。

针对南北卷的问题,朱慈烺也没有好的解决方式,现在长江以北打烂刚刚重建,条件差,读书人自然少。

即便是没有战争,有些经济条件稍差的地方,在这方面也处于稍微落后。

不然清朝的科举和后世的高考制度,也不会受南北卷这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学校按地区分配录取名额......

阅卷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当然了,作为皇帝的朱慈烺并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享受。

礼部所呈上来的这些卷子,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之作,有的辞藻华丽,有的讴歌颂德,有的针砭时弊,发表独特的观点。

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子的字写的真他妈太好看了!

就跟打印出来似的,太工整了!

饶是在书法上有几把刷子的朱慈烺,也不得不写个大大的“服”字!

虽然朱慈烺改变不了南北卷,但也做出变通,改变大明以往的进士授官制,新科进士除了一甲将要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前五十名进士都选为部署官员。

二甲后二十名选为中书舍人、行人、评事、博士等官,三甲前十名也选为评博中行等京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