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80之他来自未来 >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咱玩的就是脑洞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咱玩的就是脑洞(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别的不说,如果此时的中国想打造这样一个网络求助的平台,就算把全国所有的专家教授都算上,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为人出谋划策,也不可能满足全国这么多人的需要——别说全国了,真要弄起来恐怕连一个城市的人口基数都能让这个平台陷入崩溃。

当然,不理解是不理解,能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平台存在,这对于本时空的政府而言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一直以来,在很多问题上,中央首长们都很希望能借助他这个后世之人的眼光与思维,为当今的国策和改革提供一些意见,不过这小子的表现实在让人无法放心——年纪轻,见识浅薄,看问题时而深刻,时而却又非常肤浅,这也就罢了,关键这小子还滑头得不行,对一些敏感的问题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只会歌功颂德,真要让他来当顾问,天知道会被带到哪条沟里去。

但有了这网络就不一样了,如果网络真有这样神奇,又能通过蝴蝶建立起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的话,若是运作得当,那等于就是获得了一个史上最强大的顾问团队,这其中的价值,可不比蝴蝶带来的那些设备与技术低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技不如人,还可以用时间和血汗去追赶,但若是道路走错了,损失的可就不单单只是时间,弄不好,那是要动摇国本的!一心只想当时空商人和红色资本家的蝴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首长们对他的期望有多大,只不过考虑到他的特殊性,工作组才没有过多的相逼,而是尽可能的采取诱导的方式,一步步引着他往这条路上走,而这次将问题交给他来解决,也正是一次大胆的试探。

如果一个令中央高层都为之头痛的难题都能提供解决的办法的话,那么,这‘网络’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不需要再怀疑,接下来的问题,就只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它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咱玩的就是脑洞

对于后世的网络,任何一个能接触到蝴蝶相关机密的人,都是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的。

不同于其他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的技术,比如计算机和便携式电话(手机),这些来自未来的设备虽然在性能和体积上令人惊叹,但它们却还没有超出这个时代的理解,简单的说,无论是计算机还是电话,这都是本时空已经存在的产物,而蝴蝶所带来的这些虽然先进,也只是在性能和工艺上提升到了超乎想像的地步,却并不是无中生有,就好比一个已经发明了蒸气机车的时代,如果突然出现一辆二十世纪的跑车,固然会令人惊叹它的神奇,但也没人会把它当成巫术或者魔法,因为两者无论在功能还是技术原理上,都是一脉相承的,这并不难理解。

可是网络却不一样,在这个时代,计算机还仅仅只是一件用于科学计算的工具,网络的概念在西方国家虽然已经出现,但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应用上都还相当的原始,除了用于小范围的数据信息交流,根本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更何况这还是中国,如果不算蝴蝶带来的那些电脑,整个国家都没有几台计算机,又何谈网络?

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网络的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无论蝴蝶怎么向他们描述,他们也很难想像那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为什么计算机能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什么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娱乐工作,竟会需要如此先进的计算设备来进行支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乐于在网络上与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交流?如此庞大的信息平台,政府又是如何对其进行监管,以防止有人利用它进行犯罪或是反动宣传的?

……

这些,蝴蝶虽然也作过一些解释,但很多问题连他自己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毕竟他也只是一个网络的使用者而不是管理者与维护者,技术上的问题,除了断网时知道打什么电话去报修,他本人也是一窍不通,至于他带来的那些资料……以这个时代的计算机水平,即便是最专业的专家,恐怕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吸收,而且那也只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事实上,首长们更为关注的,反倒还是网络对于社会的影响。

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人脉,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仅仅只需要在网络上发几个求助的贴子,就能得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无数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帮助,就能查阅无数以往就连一些大型图书馆里也难以查阅到的资料,他可以随意了解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发生的新闻,可以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毫无障碍的交流,娱乐,可以跟一群天南地北的朋友发起聚会聊天,甚至是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独有的特产……除了不能帮你生孩子,在蝴蝶的描述中,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网络办不到的了。

而在这其中,最令首长们关注和好奇的,便是蝴蝶不止一次曾提到过的网络求助。

蝴蝶并不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这一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却似乎很少有什么事情能真正难住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他只需要回一趟自己所在的时空,总是能拿出解决的办法,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他的身后,时刻都有一支汇聚着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精英所组成的顾问团队,在随时为他出谋划策。

首长们无法理解:就算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好最便捷的交流平台,可一个普通的小青年,又怎么能让这么多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士为他服务?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运气好,碰上了好心人,可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无论是涉及到多专业的行业,他都能在短短的数天之内得到解答,这样的服务效率和资源,简直堪比他们这些国家级的领导人了——事实上就算是他们想要查阅点什么资料,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种效率和服务,难道真的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常态?难道每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帮助?如此庞大的服务体系,又是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来维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